教师节前夕,郭超院长转给宣传部门三份文稿。这三份文稿是我院今年刚退休的教师赵铁桥老师写的,他写了在退休时刻的感悟、对学生们的叮呤,并赋了一首诗。郭超院长读了赵老师的文字,不禁为这位无时无刻不心系学院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老教师所感动。他想到了要把赵老师的这种感悟、把自己的这种感动传递给广大教职工,作为安院的正能量,在庆祝的教师节、弘扬师德师风和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里,绽放一束异彩!
退休时刻
文/赵铁桥
四十春秋转眼间,
五尺讲台和矿山。
教书育人身为范,
煤矿安全心头缠。
酸甜苦辣平常事,
乐此不疲聊自安。
敬业务实知奉献,
不偏不倚写人生。
注:①安:安慰,聊以自慰;②知,知道;识别,以实为证。
写在退休时刻,本人1973年春季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1975年5月调任当地一学校(狮冲学校)任民办教师。1977年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入湖南煤炭工业学校地下采煤专业。1981年学成毕业,被分配到原涟邵矿务局桥头河煤矿四方山井工作。1982年4月调涟邵矿务局通风处从事矿山安全技术工作。1987年由单位推荐参加煤炭工业部委托原焦作矿业学院举办的瓦期地质研究班招生考试,同年9月入学,1998年7月学成期满毕业,继续回涟邵矿务局通风处工作。2006年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挂牌成立,同年6月1日调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长沙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任专任教师至今。
座右铭:敬业、务实、奉献。
轻轻地把它放下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长沙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赵铁桥
2016年6 月17日的上午,我上完了当天上午的四节课,当听到下课铃声,顿时,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油然而生。这是因为我当天的课上完了,我这个学期的课上完了,或许我这辈子的课也上完了。然后,我如同往常,背着这沉甸甸的电脑包回了家。当我踏进家门,走近卧室的写字台时,感情突然变得复杂起来。这是因为,我在想我身上这电脑包该怎么放下?
当认为放下的是一种解脱,我将视它为累赘尽快地把它丢掉,并在内心发誓以后不再眷顾。其实有这种感觉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十年的经历,感觉并不轻松。尽管人们视教师这个职业为神圣,并不断地往其脸上贴金,诸如把教师谓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可谓穷尽赞美之语。当然,这也无不使我们从中得到一丝安慰。但在获得安慰之余,却是一种内心的沉重。因为教师从事的是传道、授业、解惑。身为教师,德高为师,学高为范,自然就成了他们的座右铭。为了教好书育好人,教师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并喊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口号,同时还迫使自己有这样的认识,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些都无不折射出每一位教师时刻在给自己加压打气。我和其他任何一位教师一样,在这个很多不适的环境中,承受着、努力着。
当认为放下的是一种情感,放下的是一种责任、放下的是一种思念时,我得将它轻轻地、不舍地放下。这十年,我先后在专任教师和基层教学管理岗位上流转,因此有不少收获。就拿教书来说,面对的是一群从一所学校走到另一所学校的、刚刚离开父母羽翼的、离开那种封闭式教育环境的、抑或是毫无社会经历的孩子。虽然他们大多已经成年,但他们并不太懂得成年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他们带着上大学的美好梦想,向往放飞自由,但当理想与现实并不完全如同先前的想象时,带给他们的更多的可能是失落和空虚。因而他们可能会变得非常地自由散漫,即便到了教室也不会专心致致地听课,甚至冷不丁在上课时做出一个荒唐而又滑稽的举动来引发哄堂大笑,打断老师的教学思维,惹你生气。但尽管如此,他们毕竟还是学生,他们就象重新聚集在你的羽翼下的一群孩子,他们是那样的稚嫩,且如同自己的孩子那样的可爱。所以,从情感而言,教学虽说是一种责任,同时也是一种交流、沟通,并使你从中获取乐趣,唤醒自己的童心。在基层教学管理岗位上打拼多年,虽然始终坚持身体力行,决心踏石留痕,但终不能如自己之所愿。在此期间,个人感受良多,想当初,由于学校建立的时间不长,学校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等教学软硬件条件和整体的内外部环境较差,虽然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这一切都在不断地得已改进和完善,但在较长时间内并没有使广大师生员工在心理上取得平衡。从学校到系部,在诸如系部专业建设、教学条件(包括师资、实践教学场地和设备设施和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合理配置、教学成本的考量、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与单位总体快速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带着这些思考和观点,我离开基层教学管理岗位重新回到了教师岗位上。虽然这其中的一些通过某种交流、沟通和院系两级的努力已有所改进,但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今天,当我需要把这沉甸甸的电脑包放下的时候,我知道这将意味着什么。或许这放下的不仅仅是一个有形可见的电脑包,而放下的抑或是一种责任。这些年,我来往于教学和培训的两个讲台,为了在讲台上能站稳脚跟,我不断学习,不断钻研,努力地使自己成为行家里手。我来自煤矿企业,如何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效的理论和技术支持,我一直把它当成自己的使命所在。因此,这些年,本人在煤矿安全技术与管理的学科领域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耕耘,也收获了许多。煤矿安全将成为我一生中不舍的情结。这些自然地给我留下了不尽的思念。经过一番内心的纠结和复杂的情感冲动后,我终于选择了将身上的电脑包轻轻地、不舍地放了下来。
2006年我被调入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长沙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从事教学工作。之前,一直在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原涟邵矿务局(后改名为涟邵矿业集团公司)从事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技术工作。
在学院(中心)除了给学历班学生教学,也为安全培训班上点课。从生产现场的技术管理岗位到走上教室的讲台,一开始,面临许多的不适应,因为这毕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当。直得欣慰的是,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高职院校,按照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所确定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型人才,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在给学生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方面,更加强调以学生技能的培养。因此,既有与教师岗位相适应的教学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生产现场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就成了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构成的重要元素。在企业27年的工作经历,对我走上教师这个岗位,这无疑显示出一定的优势。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逐渐彰显,也很快就有了一种自我适应的感觉。
十年教学心已遂,年已花甲当是归。想当初,打算来学院(中心)时,已年近五十,但却是雄心勃勃,也暗暗的下定决心,要在教书育人这个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好好地工作十年,然后退休。现在目的基本上实现了,故可以卸甲归田,回家颐养天年了。但回想起这十年的历程,着眼学院(中心)的现状,思考着单位的未来与发展,不禁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写给矿安1401班(西藏班)的孩子们
文/赵铁桥
矿安1401班(西藏班)的孩子们:
愉快的假期生活已经结束,同学们又迎来了新学期的学习生活,预祝你们在新的学期里身心健康,学习进步!
你们是我正式结束我的职业生涯,也是正式离开教书育人岗位之前,更加明白地说是退休之前最后一次授课的一班学生。在与你们接触的这一学年里,使我从体貌特征、性格和为人处事等方面对藏族同胞有些了解,给我留下了为人仗义、善于团结、个性鲜明、心地善良、热爱生活的印象。
坦率地说,给你们班上课,老师多少还是有备而来,但在给你们班上课的这些日子里,我委实感到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身心疲惫。当然问题决不全在于你们,老师也无时不刻在检讨自己。
今天,我在这里着重要和你们说的是感谢!感谢在我们教与学的过程,你们给予的配合和支持。感谢你们在学年教学质量考评中给我不低的评分。说实话,在我们教与学的日子里,我给你们的批评太多,有时甚至过于严厉,以至我至今仍在为此反省。但我对你们的批评,甚至严厉的责备,并没有成为你们的记恨,相反你们把它化作了理解和信任。
最后,我要给你们的是良好的祝愿!祝你们在安院后期的学习生活中,更加善待自己,注意身体,友爱同学,发奋学习,圆满完成自己的学业。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忘初心,发奋进取,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祝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事业有成,家庭和美。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为美好家园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赵铁桥老师
2016年9月3日
09
2016.09分享